24萬公里的灑水車底盤有咯噔響,故障原因讓修車師傅忍不住感嘆!
這是一輛行駛里程超過24萬公里的灑水車。車主說他之前開車沒什么特殊的異響,只是行駛在不平路面時有連續的輕微咕咚響,但是這幾天變成了斷斷續續的咯噔響,聲音還比較大。車主比較擔憂行車安全,就趕緊把車開來檢查!
灑水車維修師傅先是開車簡單測試了一下,發現異響只是在車底盤右側,有可能是減震器的問題,還有可能是底盤其它部位的異響。灑水車維修師傅打開了發動機艙檢查,看看發動機艙以及減震器上部的頂膠有沒有問題。師傅的檢查結果是:發動機和減震頂膠都沒有問題。于是,師傅決定把車升起來檢查底盤的情況!
灑水車維修師傅檢查了左側的下支臂膠套、下支臂球頭以及轉向拉桿球頭等,都沒有問題。這是穩定桿小連桿,師傅說這個零件損壞后,很容易就會導致灑水車行駛在不平路面出現咕咚響。師傅檢查左側的小連桿沒有問題,還會是哪里的問題呢?
當灑水車維修師傅檢查底盤右側時,一下就找到了問題所在,右側穩定桿小連桿出現了問題,小連桿下部的球頭已經出來了!灑水車維修師傅介紹,右側小連桿與穩定桿之間沒有了連接!
灑水車車主看到這樣的情況,很是驚訝,沒想到小連桿損壞這么嚴重!師傅已經把小連桿給拆了下來,只有兩條螺絲固定。箭頭所示,這是與小連桿分離的球頭!
本來它應該是在小連桿內部安裝的,并且和小連桿是一個整體,當灑水車行駛在不平路面時,底盤左右就會不一樣,穩定桿就會起作用。 像這樣的小連桿球頭出來時,穩定桿就起不到作用了。甚至晃動的小連桿還會碰到底盤的下支臂等,造成底盤偶爾出現咯噔的異響!
最后,灑水車維修師傅還對灑水車車主表示,之前底盤出現的咕咚響就表示穩定桿小連桿球頭出現了問題,球頭與小連桿內部的間隙增大,這時車主就應該及時檢查底盤并更換損壞的小連桿。這就給我們一個提示:不要等到灑水車出現的異響聲音更嚴重了才維修,應該及時解決灑水車存在的故障。
灑水泵裝復與試驗:
1、裝配灑水泵軸和葉輪,應使葉輪孔的端面高出泵軸端面0.10-0.50mm(指葉輪用螺栓固定的水泵)以便壓緊。再裝密封墊,擰緊固定螺栓,裝上水封總成,并用銷圓鎖好。
2、將灑水泵葉輪裝入水泵殼內,在軸的一端套上后軸承鎖環,再將后軸承、隔套和前軸承等依次裝入泵殼內(有的灑水泵軸承是整體式的,則將整體式軸承裝入泵殼內即可),并復查其配合情況,最后裝入鎖圈。
3、在灑水泵軸前端裝上V帶輪轂,用螺栓緊固,再裝上V帶輪及風扇葉片,用螺母緊固,然手用開口鎖(或鎖片)鎖好。
4、裝好灑水泵蓋板及襯墊(有的水泵沒有蓋板)。要求葉輪與蓋板間(無蓋板者,則要求葉輪與缸體前壁間)有0.17-0.75mm間隙。
5、灑水泵V帶輪裝好后,在槽內測量其擺差不得超過1.0mm,一般經驗做法是:扳動葉輪時銷有間隙感覺即為合適。
6、灑水泵裝車前應進行試驗。經驗做法是:用手轉動V帶輪,應無卡阻現象,堵住泵殼進水口,然后將水加放葉輪工作室內,轉動泵軸,檢視孔應無水漏出。如有卡阻和漏水現象,應查明原因加以排除。
有條件時,應將灑水泵裝在試驗臺上做運轉試驗,查看其排水量以及是否有漏水現象(沒有試驗臺可與新灑水泵進行對比試驗)。試驗完畢后,應對水泵加注潤滑脂。
灑水車在日常的城市清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,我們需要合理利用,時常維護它,灑水泵是灑水車的重要組成部分,一旦出了問題,應該及時維修,更換零部件。
氣質”不統一 拉高國VI車成本
燃氣車國VI標準已經實施,在“氣質”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情況下,達到國VI排放標準的要求就只能在發動機上下功夫。例如,加裝過濾雜質的過濾器、使用能夠防止天然氣中的硫腐蝕發動機的特殊耐腐蝕材料等。隨著排放升級的不斷提高,這些工作會越做越多,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天然氣發動機成本的上升。
“氣源不同,天然氣的熱值就不同,這會影響發動機的動力性。由于市場上的天然氣品質不同,熱值也無法標定。所以我們只能通過增加發動機的自適應功能,根據燃料不同的熱值來進行自我調節。如果天然氣與標準氣的熱值差異太大,發動機就很難實現自我調節,這時就需要人工調節,將當地天然氣的氣質成分數據輸入到電腦中,發動機才能正常使用。
很多人在給灑水車加油時會覺得機油得多加點,如果機油加入過多,造成發動機各部位摩擦阻力增大,發動機功率損耗,得不償失。而且機油過多會躥入燃燒室,導致發動機燒機油,尾氣排放時冒藍煙,機油消耗量明顯增大,發動機內部積碳增多,甚至導致早燃、爆震、拉缸,嚴重損害發動機。 反之,如果機油過少,發動機的一些部件如:凸輪挺桿、氣門等處無法得到足夠的潤滑。因此,最好按規定量加油,在每次開車前都要檢查機油量,保證機油不能太多或太少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2001mhs.com/news/hydt/5190.html ,轉發請注明來源于:www.2001mhs.com